前几天和一朋友吃饭,问他工作找的咋样了,他说:”别提了,感觉没法活了,我问具体怎么回事,他说前面一面,二面都很顺利,三面由于vp面试给的评论:就会运营除了三板斧(”活跃不够上转盘,转化不足把券发,费用不足,上文章忽悠),没有新鲜东西“。我说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等,将运营和数据分析结合起来啊,下面我们来看下运营,运营经理,运营数据分析的思维方式,看下运营如何和数据分析结合;
运营人员思维:
1:选什么的礼品能够吸引用户?
2:活动规则怎么设置,会不会门槛太高?
3:活动规则文档怎么写,放什么位置?
4:活动图案选什么风格,活动文案怎么写?
5:还得找开发同学要活动得链接地址。
运营经理思维
1:这么多指标,要先抓那个指标?
2:活跃最近降低了,要不要先搞这个?
3:如何提升活跃呢,一个活动是否有效提升数据?
4:活动力度多大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5:需要其他部门如何配合(品类,产品,用户等部门)?
6:活跃搞上了,转化率,客单价,毛利率等指标不能降低啊,怎么能够同时兼顾呢?
运营数据分析思维
1:这么多指标,那个对北极星指标影响最大呢?
2:活跃最近降低了,是目标用户降低了还是非目标用户降低了
3:活跃为啥降低了,是那部分用户降低了,为啥降低了,核心因素是什么?
4:商品,用户,推广每个影响范围多大,那个可以快速解决?
5:这次做目标用户是那个层级用户,这个层级人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6:找到这个目标用户的特征,如何下手呢?
由此我们知道运营专员考虑的是拼刺刀技术:规则,图案,文案怎么搞,运营经理考虑的是目标,如何进攻,排兵布阵,而运营数据分析就要考虑更深的问题了,特别是互联网,公司指标成百上千,这些指标相互关联,要综合考虑背后的因素,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要综合性分析才能锁定真正原因,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