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生意?最好是不投入就能赚钱,其次是投入很少就能赚钱,再次是投入就能赚钱,最差是投入很多还不赚钱,甚至赔钱。另外,最好是能赚大钱的生意,如果做不到,稳定的赚钱也不错啊,最差是赚的钱少还担风险。
这是三个维度,一个是赚钱的效率,一个是赚钱的规模,一个是赚钱的持续性。赚钱的效率是企业的竞争力,赚钱的规模是企业的属性,赚钱的持续性就是企业的护城河。
此处引用《反脆弱》的一段话:“”常言道:如果一条河的平均深度是四英尺,就千万不要过河。你刚刚被告知,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内,你祖母所在地方的平均温度非常宜人,约为21摄氏度。很棒,你想,21摄氏度对老人来说是最适宜的温度。由于你读过商学院,所以你是一一个关注“大局”的人物了,这个摘要信息对你来说是再满意不过了。
但我们还有第二组数据。事实证明,你的祖母第一个小时处于零下8摄氏度的环境下,而在第二个小时处于60摄氏度的环境下,平均温度则是非常理想的地中海温度,也就是21摄氏度。因此,这样看来最后你肯定会失去你的祖母,为她举办一个葬礼在所难免,而月你还有可能继承她的遗产。
显然,当温度偏离21摄氏度越远,伤害就越大。正如你所看到的,第二组数据,也就是有关温度变化的信息,要比第组数据更重要。 如果- 个人在变化面前是脆弱的,那么平均数的概念就是没有意义的一温度的偏 差远比平均温度重要。你的祖母对温度的变化和天气的波动是脆弱的。让我们将第二组数据称为二阶效应,或者更确切地说,叫作凸性效应。
我们必须明白:没有考虑风险的收益没有任何价值。投资中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就是价值,我们考虑这个平衡点短期是平衡点的移动方向,长期看是企业的护城河,也就是企业盈利的持续性,有了这个确定性,我们才可以考虑价值和价格的折价问题。
经济商誉不是护城河,也不是竞争力,是企业在拥有的各项资源上形成的赚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即经济商誉是一种能力。怎么解释呢?以海底捞为例,海底捞超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变态服务形成了经济商誉。我们在分析海底捞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可以分析它的品牌,可以分析它的服务,但是没有经济商誉这个东西。经济商誉甚至不是企业的竞争力,它只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结果,我们用来指代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统称,投资人对这个名词一无所知也毫无影响。用巴菲特原话“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明白BETA、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期权定价等知识,事实上大家不懂这些反而会更好。当然我的这种观点在商学院并不流行,在那里金融课程已被上述这些东西所主导。然而以我个人的观点,研读投资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两门课即可:(1)如何评估一项生意的价值,(2)如何看待市场价格的波动。”一句话,我们分析经济商誉的内容从而判断企业的护城河,但是对经济商誉这个名词本身却不必在意,属于重复分析,逻辑上的并列也是不对等非同一属性。
第一个,好生意无需大量的新增营运资本投入,或者新增的资本投入边际效率不降低。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也叫营运资本。 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预收票据、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等占用的资金。 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不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借款)。这个很容易理解,就不解释了。
第二,产品可以实现病毒式自传播。我们说产品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茅台),产品具有稀缺性,有升值空间(奢侈品),产品具有成瘾性,使得人们愿意持续消费(游戏社交产品),产品有超越使用价值的功能,使得人们愿意付出高额的价格(苹果手机),产品品质极佳,用户体验非常好(格力空调)等等,各种说法令人眼花缭乱,我总结一下就是企业的产品可以自己给自己做广告,使得消费者持续购买或者传播给其他的潜在消费者,这是我独创的。
刘强东的伯乐徐新认为零售业的关键点有三个:占领心智、控制渠道和掌握供应链,我深感赞成。推而广之,我把商业的核心总结为三个:品牌(产品层面的盈利能力)、销售渠道(市场占领和产品变现),持续的低成本(长期竞争力)。所有的商业都可以总结为:用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和服务,偶尔有个别企业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存在所谓的高杠杆和高周转模式,但是不会长久,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产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企业具备一定的定价权。
第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这点和第一个新增的资产投入边际效率不降级结合考量;或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稳定,但是企业具有持续的提价能力,这点和企业具备一定的定价权结合考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一方面来自于消费群体的扩大,一方面来自对竞争对手市场的侵占,特殊情况下存在消费用途的改变,比如阿西匹林、威哥等。
我们还要考虑企业突破原有行业边际的可能性,比如亚马逊、格力、云南白药等等。
我们从这四个方面考虑,综合评价企业赚钱能力的持续性,即护城河。